找到相关内容147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禅宗无相戒的源流

    是与传统的佛性如来藏思想的差别处。如《六祖坛经》中说:“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性,自性不染著,名众中尊,”他所说的本净的自性、人性,主要是指众生之心念念不起妄心执著的...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2665746.html
  • 智圆和契嵩:推动佛教“援儒人释”潮流

    争论的焦点在所观是“真心”(山外)还是“妄心”(山家),由此兼及对于事具三千诸法理解的分歧。智圆曾和同门梵天庆昭合撰《释难复宗记辩讹》、《金光明经玄义表微记》、《请观音经阐义钞》等,批驳山家派观点。《...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0765782.html
  • 喻禅与喻诗

    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注释:平野宗净编《顿悟要门》卷上《顿悟入道要门论》。)  南泉普愿说:  明暗自去来,虚空不动摇。万像自去来,明镜可曾鉴(注释:《祖堂集》卷十六《南泉和尚章》。)  ...语录》。)就是说,平常人心中仍有分别、烦恼,而禅则是超离一切分别的绝对。在慧能、神会阶段的南宗禅还努力在平常的妄心之外去寻求本来清净心;发展到洪州禅,则平常心就是清净心的表现。体悟到这一点,才真正作到了...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5365828.html
  • 唐君毅《谈中国佛学中之判教问题》

    相即之无明法性心,纵无尽的现起,亦只是待此中之“法性之明”回转于其中,而有之无尽工夫,加以超化之妄心而已。此又是一层面之说。此二层面之说,重点不同,自为二说。必分其层面,乃互不相妨,有如无住涅槃之说与...

    唐君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3965928.html
  •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2)

    是一切事物,包括行为、精神、物象种种活动。万有一切都不是呆滞不动的,除去妄心,离去迷情,这颗清净的心才不致浮嚣躁动,这样就能还我真实的面目,也可以像佛成正等正觉;若不知在自己内心上自证自见,而外求佛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065969.html
  • 黄檗希运祖师《传心法要》直指

    只有一个心。  “更无别法。”  除此外再没有另外的法。这个心不是我们所谓的妄心,这个心是真如的心、法界的心,就是我们宇宙的精神、宇宙的能量,他是遍一切处的生命的能量。也可以这么讲,除了这个生命的能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1065995.html
  • 《心经》禅说

    识”,就是了别事物的差别。了别目前的境界,了别心中的思想,了别自己的状态,了别自己的感受,都是识。  识是心王,前面四个只是心所,心所表现的内容。总体来讲,它们都是虚妄的妄心的作用。  所以菩萨通过...

    净明山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3466017.html
  • 佛教医学的特色

    超越而又随缘,故不可以妄心揣测,超言绝虑,无可名状,所谓出言即错,拟议即乖。同时,它具备的心的不可思议的功用,又要求人们只能向自己的心中去寻求其存在,故方便名之为心,实则较之三界唯识中的心识,又更多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4766031.html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白 话 解 释)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分别执著存留在心了。所以,须菩提,菩萨在修行时应当远离一切法相的分别执著来生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般若心智。这就是说,不应当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尘外境而生种种妄心杂念,而...

    刘永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21366297.html
  • 马祖道一的禅法及其特色

    ”,即直指此本心,不假修行。不用明以前所讲要除去妄心的污染,而是众生的现实的整个的心,即这个平常心,就是佛道,是佛心,即是佛。  马祖对般若中观的义理运用很多,对中观的表述手法运用也较多,在阐述心与佛...

    法 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4666365.html